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正点原子全套STM32/Linux/FPGA开发资料,上千讲STM32视频教程免费下载...
查看: 15534|回复: 9

滤波电容在PCB中的摆放顺序

[复制链接]

119

主题

439

帖子

0

精华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85
金钱
1185
注册时间
2015-9-18
在线时间
422 小时
发表于 2016-7-5 21:41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3金钱
例如,我需要使用一个10uF电容和一个0.1uF电容来滤波,到底是先放置容值小的电容,还是先放置容值大的电容~
1>针对给电源部分滤波该如何处理;
2>针对给IC的VCC和GND之间滤波该如何处理;
恳请大神指教,最好能说明原因,不胜感激~~~

最佳答案

查看完整内容[请看2#楼]

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: 1.总的方向是,干路电源到大电容,再到小电容,再到IC管脚。 2.电容摆放位置:很多人都提到靠近,我个人的理解是尽量靠近,在可靠性和焊接方便性上折中,理由:我们常用的0.1uF的电容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电源噪声的问题(包括高速电路),这里主要是要注意电容的去耦半径而不是尽量靠近这种说法(按照4分之1波长来计算,当电容的摆放位置距离需要去耦的IC的管脚刚好是4分之1波长的时候,电容的信号噪声电流 ...
电子爱好者
正点原子逻辑分析仪DL16劲爆上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62

帖子

0

精华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705
金钱
705
注册时间
2016-6-19
在线时间
104 小时
发表于 2016-7-5 21:4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:
1.总的方向是,干路电源到大电容,再到小电容,再到IC管脚。
2.电容摆放位置:很多人都提到靠近,我个人的理解是尽量靠近,在可靠性和焊接方便性上折中,理由:我们常用的0.1uF的电容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电源噪声的问题(包括高速电路),这里主要是要注意电容的去耦半径而不是尽量靠近这种说法(按照4分之1波长来计算,当电容的摆放位置距离需要去耦的IC的管脚刚好是4分之1波长的时候,电容的信号噪声电流和补偿电流的相位差为180°,这个时候电容失效,也就是说如果你要保证电容的去耦效果,要求电容摆放位置距离去耦IC管脚的位置<1/10的4分之1波长,也就是考虑40分之1波长,公式自己去查),0.1uF的电容按照40分之1波长来算,去耦半径都有12英寸(请自己折算为毫米),而0.01uF的都达到了3.9英寸左右。也就是说,0.1uF的电容的去耦半径,往往比你想象中要大得多。所以,在考虑焊接的方便性上,电容的布局位置可以折中。
3.封装和材质的影响:材质上陶瓷电容尽量选择COG或者X7R,不同封装不同材质的电容谐振频率不同,所以在板子布局允许的情况下,推荐钽电容+陶瓷电容,而1个0805+1个0603的效果,也比2个0805或者2个0603效果好一点。一般钽电容+陶瓷电容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72

主题

2711

帖子

2

精华

论坛大神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505
金钱
3505
注册时间
2014-8-4
在线时间
696 小时
发表于 2016-7-6 08:14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只要贴近放就行了吧,还需要先后顺序么,静待楼下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8

主题

6293

帖子

1

精华

资深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474
金钱
11474
注册时间
2014-4-1
在线时间
1297 小时
发表于 2016-7-6 08:48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不是先后的问题,是远近。

小电容滤除高频部分,
要放在离芯片引脚最近的位置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7

主题

99

帖子

0

精华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848
金钱
848
注册时间
2013-12-25
在线时间
103 小时
发表于 2016-7-6 09:43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电容用来滤除低频噪声,小电容用来滤除高频噪声,PCB电源正极进来后要先过大电容,再过小电容。。。。
海到无边天作岸?
山登绝顶我为峰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9

主题

439

帖子

0

精华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85
金钱
1185
注册时间
2015-9-18
在线时间
422 小时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7-6 10:46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为你分心 发表于 2016-7-6 09:43
大电容用来滤除低频噪声,小电容用来滤除高频噪声,PCB电源正极进来后要先过大电容,再过小电容。。。。

我之前也是采用这种做法,可是网上有人说,应该先过小电容,再过大电容,我是迷惑了~~~
电子爱好者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0

主题

11万

帖子

34

精华

管理员

Rank: 12Rank: 12Rank: 12

积分
165371
金钱
165371
注册时间
2010-12-1
在线时间
2110 小时
发表于 2016-7-6 21:34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一般应该是看不出区别的(实验效果都一样),可能要很高要求的电路,才会有所体现吧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0

主题

11万

帖子

34

精华

管理员

Rank: 12Rank: 12Rank: 12

积分
165371
金钱
165371
注册时间
2010-12-1
在线时间
2110 小时
发表于 2016-7-6 21:35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Yyan 发表于 2016-7-6 13:17
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:
1.总的方向是,干路电源到大电容,再到小电容,再到IC管脚。
2.电容摆放位置:很 ...

高手啊
我是开源电子网www.openedv.com站长,有关站务问题请与我联系。
正点原子STM32开发板购买店铺http://openedv.taobao.com
正点原子官方微信公众平台,点击这里关注“正点原子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9

主题

439

帖子

0

精华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85
金钱
1185
注册时间
2015-9-18
在线时间
422 小时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7-7 13:26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Yyan 发表于 2016-7-5 21:41
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:
1.总的方向是,干路电源到大电容,再到小电容,再到IC管脚。
2.电容摆放位置:很 ...

对于这样的大神(懂的多,关键还讲的细致)
小弟除了佩服,只能感激~~~
电子爱好者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

主题

155

帖子

0

精华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888
金钱
3888
注册时间
2016-7-8
在线时间
818 小时
发表于 2022-1-22 15:28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讲的的非常细致,学习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关闭

原子哥极力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正点原子公众号

QQ|手机版|OpenEdv-开源电子网 ( 粤ICP备12000418号-1 )

GMT+8, 2025-2-25 20:11

Powered by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© 2001-2030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