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xuande 于 2016-5-30 10:48 编辑
最近在弄bootloader,由于使用的不是F1系列的,用的是F0的芯片,跟F1的略有不同,如下
在STM32F103等cortex-m3/m4内核的单片机上可以通过设置SCB->VTOR = FLASH_BASE | VECT_TAB_OFFSET;该寄存器的值来实现中断向量表的重定义。但在STM32F0xx系列以cortex-m0为内核的单片机中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设置中断向量表的寄存器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中断向量表重定义。
基本思想: 1、将中断向量表放入到RAM的起始地址(只需要在应用程序中保留RAM其实地址的0x100大小不使用即可)。 2、在bootload中将应用程序的中断向量表从Flash中拷贝到RAM中。 3、设置STM32F0xx中断向量表位于RAM中,重定向中断向量表程序如下。
[mw_shl_code=c,true]void IAP_Set()
{
uint32_t i = 0;
/* Relocate by software the vector table to the internal SRAM at 0x20000000 ***/
/* Copy the vector table from the Flash (mapped at the base of the application
load address 0x08003000) to the base address of the SRAM at 0x20000000. */
for(i = 0; i < 48; i++)//先将”应用程序“的中断向量表拷贝至SRAM中
{
*((uint32_t*)(0x20000000 + (i << 2)))=*(__IO uint32_t*)(APPLICATION_ADDRESS + (i<<2));
}
/* Enable the SYSCFG peripheral clock*/
RCC_APB2PeriphClockCmd(RCC_APB2Periph_SYSCFG, ENABLE);
/* Remap SRAM at 0x00000000 */
/*然后在配置SYSCFG寄存器的最低两位,将SRMA映射至地址0,这样,在发生中断后,CPU从地址0取中断向量,
这样实际上就是从SRAM中取的中断向量,而SRAM中的中断向量表又是之前从”应用程序“的中断向量表拷贝过
来的,所以,最终其实是取的”应用程序“的中断向量表。*/
SYSCFG_MemoryRemapConfig(SYSCFG_MemoryRemap_SRAM);
} [/mw_shl_code]
说明了F0和其他系列的芯片区别后,回到正题,就是关于原子哥手册上的bug,不知道有没有人提过,还是自己理解有误,如下,原子哥手册中是这样说道的
不太理解的是,如果真是每次产生一个中断就跳回bootloader的中断向量表处去,然后再根据提到的"程序再根据我们设置的中断向量表偏移量,跳转到对应
中断源新的中断服务程序中"这句话来说,似乎只看到在main函数里面有对中断向量表进行重新设置,并没有看到每次中断后去取bootloader的向量表
->做向量表的偏移(这个过程没有在程序中体现吧?)
所以我认为每次发生中断都是从新的中断向量表取的,而不会像原子哥画的图示一样,回到bootloader去取向量表
那么问题来了,每次都从新的中断向量表取的,为什么会出现复位后是从bootloader的main启动的呢?从新的表里面取的不应该是直接运行
APP的main了吗?复位也是个中断,并且有中断服务函数吧?这个问题我也困扰了很久,后面查F0的手册得知,复位是个特例,如下
当复位后对SYSCFG这个寄存器进行了重新配置,最后两位取决于
也就是说复位后又从FLASH的最低地址开始去读取向量表了,而此时的向量表正是bootloader中的向量表,其他的中断里面
没有重新配置这个寄存器,所以一直用的是APP中的新的向量表,
至此我觉得原子哥的手册中可能这样写会更合适一些,如下
也不知道自己这个理论成不成立,如果我误解了,麻烦指正,谢谢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