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级会员

- 积分
- 106
- 金钱
- 106
- 注册时间
- 2016-1-31
- 在线时间
- 23 小时
|
发表于 2016-1-31 15:43:11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hotdll 于 2016-1-31 15:54 编辑
小问题其实蛮多的。
1、R1到R4用的45°脚联线,之间的间距应该稍大一些。
2、U3的连线不许有锐角要做45°脚处理
3、如无必要,同一支路的信号线宽度一致。(要考虑到焊盘的受力分布)。
4、C17 C16的走线通常都是禁止的。容易连焊。
5、L3的走线通常也都是禁止的,就算的单面板,万不得已也是不让这样走的,除非你是1206以上的封装。
6、R13-C18的走线也是禁止的。貌似PCB上类似这种走线太多了,这种走线尽可能避免,很容易发生无法察觉的连焊。
7、U1的连线太不规范了,有的引脚线太细,有的太粗,有的还多没对齐。从PCB图上看应该是LQFP100的封装,该封装脚间距0.5mm,脚宽0.22mm,通常官方的建议是焊盘 1.2mm*0.3mm,连线宽度0.3--0.35mm 。楼主自己权衡。
8、过孔的孔径、最小线宽遵守制版厂的规范要求。
9、接插件需要做牢固性处理,双面板的接插件一律按过孔焊盘处理,楼主的接插件只在顶层做了焊盘,来回拔插几次。就挂了。
10、信号线部分尽可能密集一些,在GND屏蔽地线层的时候,防止孤岛和碎片。
11、电源线和地线的处理,没看出楼主的地线是如何一点接地,通常尽可能电源线和地都是星型连接。从PCB图上分析,J9应该是电源接入部分。而你的地线却绕了个大圈,如果U1是STM32的话,按照STM32的EMC规范要求,楼主的布线很显然是无法满足要求的。楼主用L2隔离模拟地和数字地?不知道受啥影响要这么做?
12、U2的布线也是禁止的,3脚和4脚那么近,你确定不会发生连焊?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