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对音响的发烧一直不温不火的
早就想把那对电脑音箱惠威M200MKII给换掉了,那音箱根本不算发烧音箱,充其量也就算是不错的电脑有源音箱而已.
传统的线性模拟功放现在还是主流,最近几年才慢慢火起来的数字功放
现在数字功放技术已经很成熟了,最近ST公司推出了一款纯数字功放芯片,纯数字功放就是音频数据流直接送到功放芯片,然后芯片内部直接转换成PWM信号驱动MOS管,经过输出滤波平滑电路直接送给扬声器,没有传统的DAC转换模拟信号然后在用三角波转换成PWM的过程,可以说把转换过程精简了,跨越了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过程,直接转换成PWM信号了.
就像传统的VGA显示器连接电脑是VGA接口,电脑里面是数字信号,用DAC转换成模拟接口的VGA,然后连接显示器,显示器的VGA模拟信号再通过ADC转换成液晶信号,这样两次转换过程,增加了信号的失真,损失了信噪比,那么现在新的显示器接口DPI,HDMI,接口就是纯数字接口,显示清晰度明显很高.
D类功放还有一个优点,就是输出阻抗极低,因为MOS管工作在开关状态,可以很好的控制喇叭,很好的吸收喇叭的惯性电动势,牢牢的控制喇叭振动.大动态声音非常利落.
学习STM32用正点原子的开发板,最近发现原子用ST的这款STA326开发了一款功放,体积非常小巧,所以就尝尝鲜,整了一台,搭配我那对梨花木的惠威喇叭书架箱.
这个芯片的最大输出功率是80W,带8Ω喇叭的时候,最大输出功率是50W,推书架音箱,还是足够了,其实平时听音乐的时候,也就几瓦而已,就是看电影和听DJ的时候也不超过20W,不必要追求大,原子的这个D8非常小巧,放电脑旁边或者放音箱上面都不占地方.
低音喇叭是惠威的D6G,这个喇叭有几个地方非常吸引我,一个是铸铝盆架,做设计的人对材料比较敏感,普通铁皮冲压的盆架喇叭,我还是提不起兴趣的,这个喇叭是铸铝盆架,大功率的时候给磁钢和线圈散热,提高喇叭功率,说实在的,绿盆架也就这点好处,不过心理上总是感觉铸铝的好很多,呵呵.
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线圈超级大,一般5.6寸的喇叭极少使用75毫米的直径的音圈,只有12寸和15寸的舞台音箱喇叭才使用这么大的音圈,音圈大功率大,可是这么小的喇叭也用这么大的音圈,应该是提高效率提高线性度的,而且标称的功率是60W,也是标准的6.5寸喇叭的功率,功率没任何提升.
还有一个地方非常吸引人,就是用了钕铁硼磁钢,钕铁硼磁钢磁性强度是普通铁氧体的十几倍,当然价格也是十几倍,用在喇叭上,提高了喇叭的效率,降低了线性失真.
这喇叭的纸盆还是很骚的.
额定阻抗: 8Ω
谐振频率: 44Hz
额定功率: 60W
最大功率: 120W
灵敏度(2.83v/1m): 85dB
重量: 1.9kg
音圈直径: 76mm
直流电阻: 6.5Ω
音圈卷宽: 15.5mm
音圈线材: 耐高温铜包铝线
音圈骨架: 耐高温K
磁路型式: 内磁式磁路
磁体材料: 高性能钕铁硼
力系数(BL值): 9.5N/A
磁隙高度: 6.0mm
最大线性位移: 4.8mm
顺性: 580uM/N
机械Q值: 4.08 -
电Q值: 0.43 -
总Q值: 0.38 -
振动质量: 21.6g
等效容积: 12.1L
箱体类型: 导相式
推荐箱体净容积: 15L
导相管调谐频率: 43Hz
箱体在自由场-3db频率: 40Hz
高音喇叭用的是惠威的Q1R,这喇叭说实在的,没啥特点,只是厂家推荐使用这个高音
Q1R 顶级高音扬声器技术参数
额定阻抗: 6Ω
谐振频率: 1000Hz
额定功率: 15W
最大功率: 30W
灵敏度(2.83v/1m): 89dB
重量: 0.8kg
音圈直径: 28mm
直流电阻: 5.3Ω
音圈线材: 耐高温铜包铝线
音圈骨架: 耐高温Aluminum
磁路型式: 屏蔽式防磁磁路
磁体材料: 高性能铁氧体
推荐分频点: >2500Hz
音箱箱体买的现成的,梨花木箱体,箱体花了600多,箱体厚度25mm,这个厚度和这么硬的木材,喇叭震碎了,箱体都不会有振动的,我个人感觉,箱体材料对音质影响不大,只要箱体不震,就够了,不必要追求什么大理石,水泥,玻璃等等变态的材料,有人甚至还用铝合金做箱体,真是好钢没用在刀刃上
分频器用的是惠威自家的分频器,听说这样搭配更合适,不过惠威这个分频器做工可真TM的山寨.
音箱一整套是在广州西厂电器城买的,惠威专卖,一次全部买齐,老板帮忙装好.距离我住的地方还不远,不到10公里,音响发烧的人士如果生活在广州,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.
整体听音感受:人生还是比较甜美有磁性的,低音很浑厚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