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正点原子全套STM32/Linux/FPGA开发资料,上千讲STM32视频教程免费下载...
查看: 2933|回复: 0

PCB设计仿真之探讨源端串联端接

[复制链接]

235

主题

237

帖子

0

精华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924
金钱
924
注册时间
2016-11-8
在线时间
56 小时
发表于 2022-11-22 14:20:4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作者:一博科技高速先生成员 孙宜文
上期高速线生简单介绍了反射原理也提到了源端串联端接,笔者借此篇文章再深入探讨下,本文使用Sigrity Topology Explorer 17.4仿真软件。




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,给一个上升沿和下降沿均为0.5ns的脉冲波形,电压跳变为0V-2V-0V,高电平持续时间为10ns,假定芯片内部驱动17ohm,路径中传输线的时延为1ns,一起看下这个链路的接收端和发送端波形:




仿真结果:


传输线阻抗50ohm,通道末端开路。实际电路在工作的时候,末端通常是高阻状态,也就是和开路差不多。信号到达末端全反射,每个时间阶段观测点的电压值这里就不做解释了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结合反射系数计算。

负载端接收到信号过冲很大,当在靠近源端的地方加上33ohm的电阻后仿真结果如下:




源端阻抗得到匹配

接下来我们用实际情况做例子,模拟一个33Mbps的local bus信号,发现无端接时候的信号波形,只有一点小小的过冲,是一个还不错的信号波形。


但我们把速率调到200Mbps,大概是DDR1的速率,发现不端接会有很大的过冲。


看来随着速率的提高,阻抗不匹配的链路中,源端串联还是有必要的。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何时需要端接?
这里和信号的上升时间Tr及传输线延时TD有关,下面有个经验公式可提供参考:
TD=20%Tr

我们来验证下公式,拿刚才的示例继续仿真,调整参数,上升时间是0.5ns,传输线延时是1ns,递减传输线延时,从1ns逐渐减小至0.1ns(20%Tr),观察负载端的信号质量。


看起来,Tr减小到0.1ns的时候,反射噪声约为12%,不同的结构,不同的信号要求不同,具体看信号能容忍多大的噪声,仅作为快速定位的经验参考。另外需要注意串阻需要尽量靠近源端,不然会引起多次反射,降低端接效果,甚至导致信号更差,来看下不同位置的串阻带来的影响。




文末总结下源端串联端接的优点:
源端串联通过靠近芯片发送端串联电阻,使得该串联电阻与芯片的内阻之和尽量与传输线阻抗一致。该端接简单功耗小,不会给驱动器带来额外的直流负载,只需要一个电阻就可以抑制驱动端到负载端的二次反射,常适用于点对点的拓扑上。
每周一篇技术文章,学习更多内容,请百度搜索“一博科技官网”,直接进入学习
每周一篇技术文章,学习更多内容,请关注二维码


作者:一博科技 edadoc.com 高速先生成员

一博科技, 每周2篇PCB设计仿真文章。每周一上午必更。http://www.edadoc.com
正点原子逻辑分析仪DL16劲爆上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关闭

原子哥极力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正点原子公众号

QQ|手机版|OpenEdv-开源电子网 ( 粤ICP备12000418号-1 )

GMT+8, 2024-6-9 22:28

Powered by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© 2001-2030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