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级会员

- 积分
- 106
- 金钱
- 106
- 注册时间
- 2012-7-7
- 在线时间
- 2 小时
|
5金钱
书上有这么一段话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#define LCD_BASE ((u32)(0x6C000000 | 0x000007FE))
#define LCD ((LCD_TypeDef *) LCD_BASE)
其中 LCD_BASE,必须根据我们外部电路的连接来确定,我们使用 Bank1.sector4 就是从
地址 0X6C000000 开始,而 0X000007FE,则是 A10 的偏移量。我们将这个地址强制转换为
LCD_TypeDef 结构体地址,那么可以得到 LCD->LCD_REG 的地址就是 0X6C00,07FE,对应
A10 的状态为 0(即 RS=0),而 LCD-> LCD_RAM 的地址就是 0X6C00,0800 (结构体地址自增) ,
对应 A10 的状态为 1(即 RS=1)。
所以,有了这个定义,当我们要往 LCD 写命令/数据的时候,可以这样写:
LCD->LCD_REG=CMD; //写命令
LCD->LCD_RAM=DATA; //写数据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我一开始理解是bank1的第4区对应的地址位数是25位(HADDR[25:1]对应FSMC[24:0]),FSMC[24:0]就是对应输出管脚,HADDR[25:1]的相应位置一,也就是地址位相应位置是一,那么对应管脚就输出高电平,可看这段文字又似乎不是这个意思,0X000007FE,则是 A10 的偏移量,这句话就没法理解。为什么要有偏移量呢,为什么0X6C00,07FE表示A10 的状态为 0?那0X6C00,07FE是不是表示A0~A14都输出1呢?
我搜了很多帖子都没看懂。。 |
最佳答案
查看完整内容[请看2#楼]
回复【2楼】heiselpy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个你就要明白结构体的地址怎么来的了,要不然你是搞不懂的,原子哥的注释已经很明白了
这段话要读懂
我们将这个地址强制转换为
LCD_TypeDef 结构体地址,那么可以得到 LCD->LCD_REG 的地址就是 0X6C00,07FE,对应
A10 的状态为 0(即 RS=0),而 LCD-> LCD_RAM 的地址就是 0X6C00,0800 (结构体地址自增) ,
对应 A10 的状态为 1(即 RS=1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