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正点原子全套STM32/Linux/FPGA开发资料,上千讲STM32视频教程免费下载...
查看: 2258|回复: 0

单片机片几种烧写方式介绍

[复制链接]

18

主题

99

帖子

0

精华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65
金钱
465
注册时间
2016-1-20
在线时间
89 小时
发表于 2019-10-16 14:05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jinchunxing 于 2019-10-16 14:05 编辑

      单片机应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,软件的载体是硬件的程序存储器,程序存储器采用只读存储器,这种存储器在电源关闭后,仍能保存程序,在系统上电后,CPU可取出这些指令重新执行。只读存储器(Read Only Memory,ROM)中的信息一旦写入,就不能随意更改,特别是不能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写入新的内容,
故称只读存储器。向ROM中写入信息称为ROM编程。根据编程方式不同分为几种不同烧写方式。

几种烧写方式


ICP(In Circuit Programing):在电路编程(单片机通电即可写入程序,包括bootloader)


ISP(In System Programing):在系统编程(单片机通电加上晶振,有bootloader引导的情况下,即可写入应用程序)


IAP(In Application Programing):在应用编程(单片机在正常运行的程序中,内部程序对单片机局部重写数据)


ICP、ISP、IAP详细介绍


ISP是指可以在板级上进行编程,而不用把芯片拆下来放到烧写器中,即不脱离系统,所以称作“在系统编程”,它是对整个程序的擦除和写入,通过单片机专用的串行编程接口对单片机内部的Flash存储器进行编程。即使芯片焊接在电路板上,只要留出和上位机接口的串行口就能进行烧写。(芯片一般固化了用来ISP升级的boot程序)


IAP同样是在板级上进行编程,MCU获取新代码并对程序的某部分重新编程,即可用程序来改变程序,修改程序的一部分达到升级、消除bug的目的,而不影响系统的其它部分,烧写过程中程序可以继续运行,另外接口程序是自已写的,这样可以进行远程升级而不影响应用。IAP的实现更加灵活,通常可利用单片机的串行口接到计算机的RS232口,通过专门设计的固件程序来编程内部存储器。(通常自己编写一个bootloader程序) (注: 有时候, ISP/IAP的分别并不是那么清楚!)


ICP在电路编程,ICP (In-circuit programmer),在电路编程方法允许使用商业编程器来实现编程和擦除功能,而无需将微控制器从系统中移出,可完全由微控器硬件完成,不需要外部引导器。(百度)


ISP、IAP应用场合


1、ISP 程序升级需要到现场解决,不过好一点的是不必拆机器了。


2、IAP 如果有网管系统的话,用网管下载一切搞定,人不用跑来跑去。


在线编程目前有两种实现方法:在系统编程(ISP)和在应用编程(IAP)。ISP一般是通过单片机专用的串行编程接口对单片机内部的Flash存储器进行编程,而IAP技术是从结构上将Flash存储器映射为两个存储体,当运行一个存储体上的用户程序时,可对另一个存储体重新编程,之后将控制从一个存储体转向另一个。ISP的实现一般需要很少的外部电路辅助实现,而IAP的实现更加灵活,通常可利用单片机的串行口接到计算机的RS232口,通过专门设计的固件程序来编程内部存储器。 ISP和IAP很相似,都是不需要把芯片从板子上拔出来,就达到了用PC-MCU的编程接口(JTAG、串口、双绞线、SPI等)搞定新版本的升级的目的。MCU内部都是首先执行一段独立的Boot代码(这段Boot代码一般是出厂预置,或使用编程器烧录的,通常只有1k或4k,SST通常是占用一块独立的Block,Philips通常是让BootROM地址与其他Flash重叠,以达到隐藏的效果),Boot负责控制擦除程序存储器及给程序存储器编程的代码(或是处理器外部提供的执行代码),然后通过某种与PC计算机的通信方式(如,ether网口),将用户指定的某个在PC上编译完成的MCU可运行的二进制代码文件编程入MCU内的程序存储器。


IAP的实现


通常在用户需要实现IAP功能时,即用户程序运行中作自身的更新操作,需要在设计固件程序时编写两个项目代码,第一个项目程序不执行正常的功能操作,而只是通过某种通信管道(如USB、USART)接收程序或数据,执行对第二部分代码的更新;第二个项目代码才是真正的功能代码。这两部分项目代码都同时烧录在User Flash中,当芯片上电后,首先是第一个项目代码开始运行,它作如下操作:


1)检查是否需要对第二部分代码进行更新


2)如果不需要更新则转到4)


3)执行更新操作


4)跳转到第二部分代码执行


第一部分代码必须通过其它手段,如JTAG或ISP烧入;第二部分代码可以使用第一部分代码IAP功能烧入,也可以和第一部分代码一道烧入,以后需要程序更新是再通过第一部分IAP代码更新。


对于STM32来说,因为它的中断向量表位于程序存储器的最低地址区,为了使第一部分代码能够正确地响应中断,通常会安排第一部分代码处于Flash的开始区域,而第二部分代码紧随其后。

在第二部分代码开始执行时,首先需要把CPU的中断向量表映像到自己的向量表,然后再执行其他的操作。


STM32 正常的程序运行流程:


当加入 IAP 程序之后,程序运行流程:


从第二个图,STM32 复位后,还是从 0X08000004 地址取出复位中断向量的地址,并跳转到复位中断服务程序,在运行完复位中断服务程序之后跳转到 IAP 的 main 函数,如图标号①所示,此部分同图 53.1.1 一样;在执行完 IAP 以后(即将新的 APP 代码写入 STM32的 FLASH,灰底部分。新程序的复位中断向量起始地址为 0X08000004+N+M),跳转至新写入程序的复位向量表,取出新程序的复位中断向量的地址,并跳转执行新程序的复位中断服务程序,随后跳转至新程序的 main 函数,如图标号②和③所示,同样 main 函数为一个死循环,并且注意到此时 STM32 的 FLASH,在不同位置上,共有两个中断向量表。


在 main 函数执行过程中,如果 CPU 得到一个中断请求,PC 指针仍强制跳转到地址

0X08000004 中断向量表处,而不是新程序的中断向量表,如图标号④所示;程序再根据我们设置的中断向量表偏移量,跳转到对应中断源新的中断服务程序中,如图标号⑤所示;在执行完中断服务程序后,程序返回 main 函数继续运行,如图标号⑥所示。通过以上两个过程的分析,我们知道 IAP 程序必须满足两个要求:


1) 新程序必须在 IAP 程序之后的某个偏移量为 x 的地址开始;


2) 必须将新程序的中断向量表相应的移动,移动的偏移量为 x;


如果IAP程序被破坏,产品必须返厂才能重新烧写程序,这是很麻烦并且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的。针对这样的需求,STM32在对Flash区域实行读保护的同时,自动地对用户Flash区的开始4页设置为写保护,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IAP程序(第一部分代码)区域不会被意外地破坏。


ISP与ICP的差别


For ISP


(1) MCU必须处于可执行程序的状态 (除了上电, 还要接XTAL), 且必须预烧ISP-code在LDROM里面


(2) 烧录范围只限于APROM, DataFlash或CONFIG (但对使用者来说, 应经够了!)


(3) chip在LOCK的状态下, 仍然可以只更新某一区块 (APROM, DataFlash或CONFIG)


(4) 因为烧录的动作取决于ISP-code的写法, 所以给系统设计者的弹性较大


For ICP


(1) MCU只要处于上电状态即可, 不必预烧任何code在MCU里面


(2) 烧录范围涵盖整颗MCU, 包括 APROM, DataFlash, CONFIG, LDROM 和 ROMMAP


(3) chip在LOCK的状态下, 无法只更新某一区块, 只能在erase-ALL之后, 更新某一区块, 再逐一烧回其它区块(因为ICP的本质就是走串行接口的Writer Mode, chip被LOCK之后, 除了erase-ALL, 所有烧录动作皆会被禁止)


(4) 因为烧录纯粹是ICP硬件的行为, MCU无法自己更新自己, 所以给系统设计者的弹性较小(例如: 无法藉由ICP去实现IAP的功能)


ISP与ICP的使用场合


依这两者的特性, 配合客户的系统需求, 而后才建议客户使用ISP或ICP.

注:上述差别的第(3)点和第(4)点, 可能是ICP带给使用者的最大限制. 站在使用者的观点, 若ISP与ICP只能择一的话, ISP会是必要的选择。


ISP、IAP、ICP与传统烧写方式的区别


1)在开发阶段


改code时, 不再需要将MCU从板子上拔起来, 拿到烧录器上烧, 然后再装回去. 可以直接利用ISP/ICP Programmer做板上烧录, 为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.


2)在量产阶段


客户可以采用”先焊到板子上再烧code”的方式, 将烧code的动作安排在生产线的某一站.


那么传统的方式 (先将code烧好再焊到板子上)有什么缺点?

传统的方式是这样的: 拆封–>从tray盘取出chip–>烧录–>把chip放回tray盘.

这样的流程比起上面建议的方式: 增加了烧录时间, 容易造成QFP包装的chip弯脚, 或忘了烧code即放回tray盘.


3)在成品阶段


已组装好的成品若要改code, 可以透过预留的接口, 利用ISP或ICP, 更新MCU, 不需要拆机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版权声明:本文为CSDN博主「Ant-yeah」的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26447355/article/details/50639093


正点原子逻辑分析仪DL16劲爆上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关闭

原子哥极力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正点原子公众号

QQ|手机版|OpenEdv-开源电子网 ( 粤ICP备12000418号-1 )

GMT+8, 2025-5-15 14:11

Powered by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© 2001-2030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