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牌会员
 
- 积分
- 1280
- 金钱
- 1280
- 注册时间
- 2010-12-14
- 在线时间
- 0 小时
|
X工:
感谢您来函!
的确st的东西做的很全面,我也很难找到网上没有的资料给你看了。
对于你说的成功,有很多人问过我,我一直不是很理解它的内涵。ST倾向于工业控制方面,它会从自身最熟悉的电机控制方面开始着手做方
案,比如9月份的st 的全国巡回讲座内容就是STM32如何在马达控制方面卓越表现,可是,STM32定位本身就是一个32位的低端通用单片机,他并不
是最高端的,但是在通用单片机领域你可以发现他都有着不同应用空间,就目前而言,我的很多客户把它用于工业控制、电源管理、通信、消费类电子等领域,具体
的比如磁卡设备、测量仪表、电源管理、音响、指纹识别、ic读卡器、遥控器、数据采集模块、GPS、PLC等产品,对于世界上诸多的电子类产品。
STM32如何定位才算是成功,怎么做才算是经典?通用单片机市场已经非常混乱,能应用在这些领域的通用单片机非常之多,我也很期待有某种技术可以颠覆性
以51的价格提供ARM9的性能打败所有的对手,但这是不可能短期实现的愿望,但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目标,STM32只是朝着这个方向走了一小步。
STM32得益于cortex-m3的技术本身就是就定位于低成本、低功耗、高集成度,他是目前通用单片机领域性价比最高的产品。
ST在中国一直很低调,STM32出现之前,我们很难看到ST在通用单片机领域的出色表现。反而飞利浦在周立功的推广下几乎覆盖了半个
中国,这是他们双方的功劳。但是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,就像微软的将来不一定需要比尔盖茨一样,我们做技术的人并不是没有周立功就没有办法走路。周立
功是教练,他也许教会了大多数人开手动档轿车,可是现在手动档轿车要被淘汰了,摆在你面前的是价格相差无几的全自动档轿车,我想肯定会有人因为不会开自动
档而舍弃他的。但是技术是可以这么来选择的吗?做技术要创新,不可以永远走别人走过的路。STM32的经典应用不应该由我来告诉你,而是应该你们告诉我
的!你们想让我告诉你芯片有多成功,那简直是骗人的,如果我能给你一个经典方案,那么这个方案可能我已经给了无数企业了,所有人都在用同一个方案,那还有
什么存在的价值?我个人觉得如何使得在最终产品差异化或者成本最小化,这才是成功的应用。
STM32不需要跟LPC对比,在未来半年内STM32会有一个突破性的增长,我做 STM32推广,ST的这种判断并非空穴来风,你
今天选择STM32也并非是选择ST的MCU,你选择的是cortex-m3,你所掌握的是cortex -m3的技术,cortex-m3是导致这个突
破性增长的因素,同样周立功也在推广luminery的cortex-m3,飞利浦等公司也在研发自己的 Cotex-m3产品,除了 cortex-
m3 还有A8等高端技术,未来已经是属于cortex的未来,已经不需要沿用ARM7、ARM9、ARM10这样的路线。我敢断言,你们现在可以不选
择 STM32,但是在将来一定会选择cortex-m3,也许是飞利浦的,也许是其他的,不过那时候Luminery应该没有现在这么好过的日子了。
谢谢你们给了我一次慷慨激昂的机会,肺腑之言,写的很痛快,如果有地方说的不对,还请各位前辈指点。
致
敬
【转自ourdev】
顺便贴上stm32 VS ARM7,回答网友选择stm32还是arm7的问题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