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正点原子全套STM32/Linux/FPGA开发资料,上千讲STM32视频教程免费下载...
查看: 5871|回复: 3

发光二极管负极悬空时,负极电压是多少?

[复制链接]

12

主题

55

帖子

0

精华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11
金钱
411
注册时间
2015-4-14
在线时间
52 小时
发表于 2017-10-5 17:03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5金钱
各位好:
PCB板在调试时发现一个问题,输出电路是不受控制的。
输出控制电路原理图如下:
21.png
问题表现为PMOS Q26(元件型号SI2301ADS)无法关断。经测试,当PA1输出为低时,发光二极管不亮,但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电压是3.6V,即此时PMOS栅极电压VG=3.6V,源极电压VS=5V,VGS=-1.4V。PMOSSI2301ADS的栅极阈值电压如下表所示,最大栅极阈值电压为-0.95V,此条件下DS完全导通,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无效。
22.png
红色发光二极管D3负极电压是3.6V,但是测量其两侧压差却是0V,其压降最大2.4V:
23.png
1、最初怀疑三极管Q28 (由NMOS替换成SS8050)未关死,于是短接Q28基极至GND,测量结果未发生变化,D3负极电压是3.6V,两侧压差为0。
2、,从PCB板上取下三极管 Q28,测量结果依然保持不变,D3负极电压是3.6V,两侧压差为0。
3、进一步,取下PMOS Q26, 测量结果依然保持不变,D3负极电压是3.6V,两侧压差为0。
4、把贴片发光二极管替换为5mm直插发光二极管,测量结果保持不变,D3负极电压是3.6V,两侧压差为0。
5、另搭电路验证。把1.6K电阻和5mm直插发光二极管正极串联后接到5V电源上,二极管负极悬空,用万用表测得5mm直插发光二极管,负极电压一般是3.6V,有时变成4.4V,有时4.0V。

二极管在截止状态下,此刻负极电压应该是5V。此刻测出的3.6V电压,实在让我无法理解。难道是因为发光二极管和一般二极管特性不一样吗?
现有思路:
1、一般认为正常情况下硅管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为0.7V,而我选取的亿光牌红色发光二极管压降高达2.4V,有点不正常。
2、 将PMOS元件SI2301ADS替换为栅极阈值电压更高的NVR5124PL,其栅极阈值电压为1.6V-2.5V。等待实际焊接验证。
3、 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,为保证功能,只好暂时将发光二极管替换为1K电阻。此时输出电路将无指示灯,此版PCB设计失败。

最佳答案

查看完整内容[请看2#楼]

第一,悬空状态就不该测什么电压。你测到的值,是万用表等效为电阻,然后与原来电路组合成了一个新电路,…的结果。 万用表的等效值非常大,所以测量结果不稳定。 第二,电路设计不合理。 只用一个NMOS,就足够实现你的功能,包括LED指示。
正点原子逻辑分析仪DL16劲爆上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8

主题

6293

帖子

1

精华

资深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472
金钱
11472
注册时间
2014-4-1
在线时间
1296 小时
发表于 2017-10-5 17:03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
第一,悬空状态就不该测什么电压。你测到的值,是万用表等效为电阻,然后与原来电路组合成了一个新电路,…的结果。
万用表的等效值非常大,所以测量结果不稳定。

第二,电路设计不合理。
只用一个NMOS,就足够实现你的功能,包括LED指示。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0

主题

11万

帖子

34

精华

管理员

Rank: 12Rank: 12Rank: 12

积分
165371
金钱
165371
注册时间
2010-12-1
在线时间
2110 小时
发表于 2017-10-8 20:1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帮顶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64

帖子

0

精华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20
金钱
320
注册时间
2017-10-14
在线时间
80 小时
发表于 2017-10-18 19:53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电路发光二极管并联一个10k电阻试试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关闭

原子哥极力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正点原子公众号

QQ|手机版|OpenEdv-开源电子网 ( 粤ICP备12000418号-1 )

GMT+8, 2025-2-24 03:14

Powered by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© 2001-2030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