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不完全手册上的串口通信实验,说的是“当接收到从电脑发过来的数据,把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在USART_RX_BUF中,同时在接收状态寄存器(USART_RX_STA)中计数接收到的有效数据个数,当收到回车(0X0D,0X0A)的第一个字节0X0D时,计数器将不再增加,等待0X0A的到来,而如果0X0A没有来到,则认为这次接收失败,重新开始下一次接收。如果顺利接收到0X0A,则标记USART_RX_STA的第七位,这样完成一次接收,并等待该位被其他程序清除,从而开始下一次的接收,而如果迟迟没有收到0X0D,那么在接收数据超过64个了,则会丢弃前面的数据,重新接收。”红线部分是从不完全手册上复制下来的,我想请教的问题是:我用串口不从电脑上收数据,而是把串口接到了一个无限收发的数传模块上,把无限收发模块收到的数据传给串口3,然后用串口1发给电脑。可不可以这样写:
while(1)
{
if(USART_RX_STA&0x80) // 1000 0000
{
len=USART_RX_STA&0x3f;//得到此次接收到的数据长度
for(t=0;t<len;t++)
{
buff_uart[t]=USART_RX_BUF[t];
}
USART_RX_STA=0;
上面是串口3从无限收发数传模块收到数据后放在buff_uart[t]里面,还是上面的这个程序只能用来收从电脑发给串口的数据?
下面是把数据写给串口1发送给电脑
for(t=0;t<len;t++)
{
data= buff_uart[t];
USART1_Write_Byte(data);
delay_us(800);
}
}
}
这个是上面调用的函数
u8 USART1_Write_Byte(u8 TxData)
{
USART1->DR=TxData;
while((USART1->SR&0X40)==0);//等待发送结束
return 0;
}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