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正点原子全套STM32/Linux/FPGA开发资料,上千讲STM32视频教程免费下载...
查看: 78|回复: 4

我想做个简单的家庭插座线序检测和电压检测

[复制链接]

37

主题

143

帖子

0

精华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45
金钱
345
注册时间
2016-7-3
在线时间
87 小时
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金钱
我想做个简单的家庭插座线序检测和电压检测,检测火线零线和地线有没有接错,同时可以检测电压.我上传了我的电路,大神帮我看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或者更好的设计方案

00e80610896a8f2322ce9fdeff09a2b.png
正点原子逻辑分析仪DL16劲爆上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7

主题

143

帖子

0

精华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45
金钱
345
注册时间
2016-7-3
在线时间
87 小时
 楼主| 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看市面上的现成模块,R30,R28,R29都是0805的封装,51K,这个我计算了下电阻会烧啊,功率都要到2W了,但实际我测试却并没有烧,这是为啥.我上面的电路设计是否合理,请大神帮我看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

主题

3380

帖子

1

精华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8604
金钱
8604
注册时间
2020-5-11
在线时间
4026 小时
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太懂,测火线电压时,GND接的哪里?大地?不应该是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差吗?
专治疑难杂症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主题

904

帖子

0

精华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4410
金钱
4410
注册时间
2019-9-4
在线时间
905 小时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硬件电路也不懂,以下是AI回复,谨慎参考吧
好的,我们来分析一下你设计的这个电路,并探讨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案。
电路功能分析:
你的设计思路是利用光耦进行隔离,通过检测火线(L)、零线(N)、地线(G)之间的电压关系来判断线序,并尝试通过运放分压来检测电压。
  • 电压检测部分 (左侧 U17.1):
    • 通过 R37 (1MΩ) 和 R32 (5KΩ) 对火线电压进行分压,大幅衰减后送入运放 OPA2188 的同相输入端。U18 (SMF3.3CA) 是一个 TVS 二极管,用于保护运放输入端免受瞬态过压冲击。
    • U17.1 配置成一个非反相放大器(或者更像是一个带有滞回的比较器,取决于R36的作用),输出信号 PA0 经过 R38/C29 低通滤波后,理论上可以反映输入交流电压的某种幅值信息(经过衰减和处理)。
    • 目的: 似乎是想通过 PA0 输出一个与火线电压幅值相关的模拟信号,供 ADC 读取以估算电压。

  • 线序检测部分 (右侧三个光耦 U15, U14, U16):
    • U14 (LED2 指示): 检测 火线(L) 与 零线(N) 之间是否存在电压。电流通路:火线(L) -> D4 -> U14光耦二极管 -> LED4 -> R29 -> R28 -> 零线(N)。D4 确保只在火线电位高于零线时导通(半波)。如果 L-N 之间有正常电压差,U14 会导通,LED2 点亮(被拉低)。
    • U15 (LED3 指示): 检测 零线(N) 与 地线(G) 之间是否存在电压。电流通路:零线(N) -> R28/R29 分压点 -> U15光耦二极管 -> D3 -> 大地(G)。如果零线相对地线有显著的电位差(比如零线悬空或与火线接反),U15 会导通,LED3 点亮(被拉低)。
    • U16 (LED1 指示): 这部分的电路连接看起来有问题且可能不安全。根据图示,电流通路似乎是:火线(L) -> D4 -> U16光耦二极管 -> LED5 -> D5 -> R30 -> 3.3VCC。这个通路试图检测火线与 3.3V 电源之间的关系,而不是与地线(G)的关系,而且电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电源轨,这非常不规范且危险。它没有实现检测火线(L)与地线(G)的功能。


存在的问题与风险:
  • 安全风险:
    • U16 电路错误: 如上所述,U16 的输入端连接方式错误且危险。
    • 元件额定值: R37 和其他直接连接到市电的电阻(如 R28, R29)需要有足够的耐压等级 (至少 400V 或更高,取决于地区) 和功率等级。普通 0805 或 0603 贴片电阻耐压通常不足。建议使用专门的高压电阻或多个电阻串联。
    • 缺少保险丝: 市电输入端 (L, N) 缺少保险丝 (Fuse),无法在发生严重故障时切断电源。
    • PCB 布局: 强电部分 (市电) 和弱电部分 (3.3V, 5V, 信号) 在 PCB 上需要有足够的安全间距 (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) 以防止电弧和触电。

  • 功能问题:
    • 电压测量不准确: 左侧的运放电路只能提供一个粗略的电压指示,而不是精确的 RMS (有效值) 测量。它受到波形、频率的影响,且校准困难。OPA2188 是精密运放,用在这里可能有点浪费,且其输入范围需要注意负半周电压。
    • 线序检测不完整/错误:
      • U16 没有实现 L-G 检测。
      • 仅凭这三个 LED 的亮灭组合,可能难以完全覆盖所有线序错误情况(如 L-G 对调、N 悬空等),需要后端逻辑 (如单片机) 进行综合判断。



改进建议:
  • 安全第一:
    • 增加保险丝: 在 H6 (火线) 和 H5 (零线) 输入端串联合适的保险丝。
    • 使用高耐压元件: 为 R37, R28, R29 以及后续用于 L-G 检测的电阻选择高耐压型号。
    • 修正 U16 电路: 要检测 L-G 通路,应将 U16 的输入端(串联限流电阻和 LED)连接在 火线(L) 和 地线(G) 之间。例如:火线(L) -> 高阻值高耐压电阻 (如 1MΩ) -> U16 光耦二极管 (可串联一个 LED 指示) -> 地线(G)。
    • 加强隔离: 确保 PCB 布局满足安全距离要求。

  • 改进电压检测:
    • 方案 A (隔离变压器 - 最安全推荐): 使用小功率的电源变压器 (Potential Transformer, PT),将 220V AC 降到一个安全的低电压 AC (如 6V 或 9V)。然后对这个低压 AC 进行整流、滤波、分压后送入单片机 ADC。这是最安全且容易实现较精确测量的方法。
    • 方案 B (专用计量芯片): 使用如 HLW8012, BL0937, ADE775x 等电能计量 IC。它们专门设计用于精确测量交流电压、电流、功率等,通常自带 ADC 和数据接口 (如 UART),但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校准。
    • 方案 C (改进现有分压法 - 需谨慎): 如果仍想用分压法,需要更完善的设计:
      • 使用精密电阻和高耐压电阻。
      • 考虑负半周:可以使用桥式整流将 AC 转为脉动 DC,再滤波送 ADC;或者使用运放搭建精密整流电路。
      • 需要可靠的过压保护。
      • 校准是必须的。但此方法安全性不如隔离变压器。


  • 完善线序检测逻辑:
    • 使用单片机: 必须使用 MCU 读取三个(修正后的)光耦输出状态 (LED1, LED2, LED3) 和电压检测结果 (PA0 或其他方式)。
    • 定义状态表: 根据三个光耦输出的高低电平组合,编写逻辑判断各种线序情况:
      • 正常: L-N 通 (U14 输出低), N-G 不通 (U15 输出高), L-G 通 (修正后 U16 输出低)。
      • 缺零线: L-N 不通 (U14 高), N-G 不通 (U15 高), L-G 通 (U16 低)。
      • 缺地线: L-N 通 (U14 低), N-G 不通 (U15 高), L-G 不通 (U16 高)。
      • 火零接反: L-N 通 (U14 低 - 实际是 N-L), N-G 通 (U15 低 - 因为 N 带高电位), L-G 不通 (U16 高 - 因为 G 对 L 是低电位)。
      • 火地接反: L-N 不通 (U14 高), N-G 通 (U15 低 - 因为 N 对 G 现在是 L 对 N), L-G 通 (U16 低 - 实际是 L 对 L?) - 这种情况需要仔细分析实际电路行为
      • ... 等等,覆盖所有可能的错误组合。

    • 电压辅助判断: 电压读数可以辅助判断。例如,读数接近 220V 说明火线存在;读数接近 0V 则火线可能缺失。N-G 间有显著电压也表示异常。


总结:
你的基本思路(光耦隔离检测线间关系)是可行的,但在具体实现上(尤其是 U16 和电压检测部分)存在较多问题和安全隐患。
强烈建议:
  • 优先考虑安全性: 使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电压测量,修正 U16 的 L-G 检测电路,增加保险丝,选用高耐压元件,注意 PCB 布局。
  • 使用 MCU 进行逻辑判断: 仅靠 LED 难以明确指示所有故障,需要单片机综合分析各点状态。
  • 参考成熟设计: 可以搜索市售的插座测试仪或相关开源项目,学习它们的电路设计,特别是安全防护和检测逻辑部分。

修改电路时务必小心,特别是在涉及市电的部分。如果不熟悉强电安全规范,建议寻求有经验人士的帮助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

主题

63

帖子

0

精华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86
金钱
486
注册时间
2021-11-22
在线时间
157 小时
发表于 1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A571157242 发表于 2025-4-18 12:25
硬件电路也不懂,以下是AI回复,谨慎参考吧
好的,我们来分析一下你设计的这个电路,并探讨一些可能的改进 ...

什么AI可以分析图片的原理图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关闭

原子哥极力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正点原子公众号

QQ|手机版|OpenEdv-开源电子网 ( 粤ICP备12000418号-1 )

GMT+8, 2025-4-21 11:10

Powered by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© 2001-2030 OpenEdv-开源电子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