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芯片行业生存指南:卷到尽头,原厂、代理、销售如何绝地求生? 一、原厂生死局:活下去的三种活法1. 中小原厂:要么抱团,要么卖身 2. 头部玩家:卷出海外,卷向高端 3. 创业公司:别做“第二个XX”,要做“唯一XXX” 二、代理商转型记:从“搬箱子”到“救火队长”1. 库存之痛:抄底抄在半山腰 2. 技术增值:不懂方案的代理没有未来 3. 生死抉择:该砍线时就砍线 三、销售与产品经理:要么进化,要么出局1. 销售新哲学:从“拼酒量”到“拼脑力” 2. 产品经理的觉醒:再好的芯片也怕巷子深 四、EVASH EEPROM:不做英雄,只做“活下去的手艺人”当行业陷入疯狂内卷时,EVASH选择了一条“慢而稳”的路径: 不追热点:放弃消费电子,死磕工控,哪怕毛利低至15%。 不吹参数:实测数据永远比datasheet保守10%(如标称-40℃~125℃,实际测试到-45℃)。 不赚快钱:自建老化测试线,每颗芯片100%全温域检测,虽然成本增加5%,但换来客户返修率<0.001%。
给同行的话:
“芯片行业没有神话,只有实验室里熬红的眼睛,和产线上调废的1000片晶圆。EVASH能活下来,不是因为技术多牛,而是我们比客户更怕芯片出问题。”——EVASH创始人内部信 五、写在最后:寒冬里的生存共识现金为王:砍掉所有“未来可能赚钱”的项目,保现金流就是保命。 客户分层:用20%精力服务80%长尾客户,不如All in头部客户的定制需求。 技术务实:与其赌“颠覆性创新”,不如学EVASH把擦写寿命从10万次做到100万次。
转发这份指南的人,都在悄悄做三件事: 中国芯片人,可以卷,但不能跪。
|